聯絡我們
     HOT NEWS
 最新消息
 最新消息
home > 最新消息 > 後經濟危機的青年就業隱憂

時間很快,2008年9月15日美國投資銀行的倒閉觸發全球金融體系的癱瘓休克,又一步轉變成全球的經濟、工作危機,轉眼間過了一年多。去年可說是愁雲慘霧,好不容易世界各國紛紛傳出經濟復甦的消息,景氣燈號、數據指標似說明脫離金融風暴的事實。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日前所發佈的調查就指出,七大工業國集團(G7)以及「金磚四國」巴西、俄國、印度、中國等經濟體的綜合領先指標(CLIs),去年12月份都已經明顯呈現出經濟擴張的趨勢,將引領全球經濟走出陰霾。

 

雖然全球經濟再次出現成長,但勞動市場卻只呈現出微薄進步的跡象。從過去衰退的經驗裡發現,就業情勢通常會在經濟復甦後的4、5年才可能回復到危機前的水準,換句話說,經濟成長與勞動市場的時間落差,將帶來難以翻轉的「高失業率」以及「長期失業」問題。

 

全球就業市場持續緊縮

 

國際勞工組織(ILO)甫公佈的《2010全球就業趨勢》報告中提出警告,全球失業率在2009年已經升至6.6%,比兩年前高出將近1%,而包含歐盟在內的先進國家經濟體,今年將額外增加3百萬的失業人口,而其他地區將維持現有的水準,或者只是微幅下降,預估今年失業率仍居高不下,失業式復甦(jobless recovery)恐怕難以避免。國際勞工組織秘書長索馬維亞(Juan Somavia)出席今年在瑞士達沃斯(Davos)所舉辦的「世界經濟論壇」(World Economic Forum)時即呼籲,「失業式復甦」應是當前政治優先討論的議題。

 

根據經建會的推測,台灣今年一月景氣燈號不排除轉為代表景氣過熱的紅燈,惟失業率自去年8月達歷史高峰後,4個月以來只呈現微幅下降;更重要的是,「平均失業週數」持續拉長,以及失業週期超過一年的長期失業者,由金融海嘯前的6萬人,到目前創6年來新高的11萬4千人,都反映出就業市場並未完全搭上景氣回升的列車。同時,因經濟循環而來的產業結構改變,造成許多勞工無法以現有技術、知識適應新興產業,難以重返職場困竟,從去年快速增長的結構性、中高齡失業人數就可看出端倪,也正式宣告台灣社會必須面對「高失業率」與「長期失業」時代的來臨。

 

面對百年罕見的金融風暴,經濟止跌回升的力道不如預期,加上近來歐洲債信危機的隱憂,重建之路顯得顛簸難行。在未來景氣尚不明朗的情況下,延長工時、使用派遣勞工通常是企業因應產量增加的首要選擇,而不會在復甦前期就冒險招募員工,需求面的緊縮造成工作機會無法成長。再者,資本、技術密集的產業是目前引領經濟成長的主力,但對於就業機會的創造卻有限,所以即使景氣回溫也很難大量吸納剩餘的勞動人口。

 

在經濟衰退時期,幾乎無人能倖免於排山倒海來的災難,但是由於青年通常在勞動市場上本來就處於相對不利的位置,受傷程度尤其嚴重。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報告指出,全球青年的失業率從2008年的12.1%到2009年的13.4%,而成年人則相對增加0.7%;在2008到2009年間青年失業人口總計增加850萬人,是近10年來年增幅度最高的一年。

 

危機下的青年失業問題

 

台灣青年同樣面臨金融風暴的嚴重挑戰,但社會上卻存在著一種說法,認為青年人的年齡優勢,求職相對容易,工作間的轉銜期間也會較短,所以無論在受關注的程度,或者政府資源的投入上,都不及其他身分類屬的失業者。然而,青年的失業問題卻比想像的嚴重甚多,我們可從「失業率」、「失業週數」與「長期失業」的統計數據來反駁了社會上的普遍看法。

 

首先,青年失業即意指「15至24歲」以及「25至29歲」的失業者,青年的失業率自2007年分別為10.65%與5.87%,竄升到2009年12月的13.42%和8.89%,人數也從19萬9千餘人,上升至27萬多人,高居各年齡組別之冠;其次,從「平均失業週數」來分析,「15至24歲」與「25至29歲」兩組群體在2007年金融風暴前分別為17.72週和24.82週,2009年12月已經拉長到23.63週以及29.56週,換句話說,每位青年恐得多花一個月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到工作。

 

其三,如果我們從「長期失業」的組成結構來分析,青年的長期失業人口在2007年為1萬9千餘人,到目前已經將近4萬青年超過一年無法找到工作,佔青年總失業人口約15%,都透露出青年失業問題惡化的趨勢。但須特別提醒的是,年輕人通常因不符資格門檻,而未受社會安全制度的保障,相對容易淪入貧窮。

 

勞動條件下降的後遺症

 

失業總伴隨而來貧窮,然而就業卻並不代表著富足。經濟危機除了造成失業問題外,也同時帶來勞動條件的降低以及就業型態的轉變。

 

景氣衰退毫無疑問是勞動條件下降的主因,但工作條件降低除減薪、無薪假、工時降低之外,到底還有沒有其他因素?我們似乎已經接受非典型勞動逐漸佔領就業市場的事實,但實際的人數又都讓人認為它仍在舞台的側邊。但必須特別注意的是,筆者已曾在本專欄提過:經濟危機將導致非典型勞動的普遍化,特別是勞動派遣。

 

企業在這一波不景氣當中嚐到擺脫雇主身份的甜頭,解僱事由程序、遣散費、預告工資以及勞資爭議的風險,都不再是傷透腦筋的棘手問題,轉嫁雇主責任更好讓組織在金融海嘯裡存活下來。可以見得,企業未來勢必更為倚重派遣勞工,並且固定佔有相當比例的數量。隨著正規勞動力的壓縮,非典型就業的擴張,整體工作條件的水準向下是可預期的。

 

另外,國家的政策介入卻也意外地成為壓低薪資的打手。根據勞委會公布的初入職場人員薪資情況指出,2008年初入職場的平均經常性薪資只有2萬4,006元,而初任人員為大學學歷者薪資平均是2萬6,474元,研究所以上學歷者平均則為3萬1,363元,分別較2006年微降0.85%、0.65%。問題是去年5月教育部所推出的「大專生至企業實習方案」卻一舉將薪資拉低到2萬2千元,不分職業類別統一訂立勞動市場的公定價格,以低於目前市場行情的條件,帶頭打壓社會新鮮人的起薪水準。政府不但救援失敗、止血不成,還留下難以收拾的殘局。

 

政府對青年工作危機的漠視

 

青年無疑是金融危機下受衝擊最深的一群,目前的高失業率特別容易導致青年在「失業」與「非典型就業」或「非正式經濟」中徘徊,更且未來還得在已產生質變的勞動市場待上好長一段時間,受影響的深度與長度絕對超過其他群體。

 

但由於台股止跌回穩、房價看漲、資金回流與各項指標不再惡化,甚至出現攀漲的趨勢,政府官員等不及地奔相走告景氣回春的消息,導致整個社會忽略對於失業、薪資下降與貧窮等問題的關注,就如同國際勞工組織(ILO)秘書長索馬維亞(Juan Somavia)的警告:「即使在股票市場復甦、世界經濟恢復正成長,媒體焦點轉移到其他事情上之後,就業狀況其實還是持續低迷。」他也說:「每年將有將近4千5百萬的青年進入全球就業市場,政府必須為他們創造工作。」

 

短期促進就業方案總有結束的時候,台灣政府必須積極透過產業發展來創造就業機會,才是解決失業的根本之道。但如果復甦政策只側重產業面,卻忽略就業市場的發展性,無法同步將成長效益與工作機會有效連結,又或者被(經建會)意識形態綁架地將勞動彈性化視為萬靈丹,青年貧窮化的危機將難有停損點。